中心日记

CENTER DIARY

HNC就读体验:跨文化、跨学科

时间: 2024-05-13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自1986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始终坚持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发展成为培养国际视野宽广、人文底蕴深厚、通晓不同语言和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具有厚实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平台。

本期,我们聚焦于“跨文化”和“跨学科”这两个核心特点,通过两位2023级在读学生的视角,展现他们如何在中美中心的独特教育环境中,实现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学科知识的跨界融通。


跨文化(2023级周欣宇):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文化的对话与碰撞。还记得第一次和大家在寝室门前的走廊夜聊,第一次吃印度菜,第一次辨别汉堡和三明治,第一次一起包饺子,第一次参加酒会……中心跨文化的环境让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机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觉得最难忘的还是同学们合力组织的节日派对。在万圣节,大家把中心里里外外都装扮了一番,每个人都穿上了精心准备的服装。除了丰富的游戏环节,同学和老师们还在健身房里搭建了一个沉浸互动式的“鬼屋”。大家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刷不够,二刷才过瘾。在晚上的服装秀环节中,我和 Jacqualine 作为主持人邀请选手上台展示自己的装扮,并组织大家为心目中的最佳装扮投票。那一晚可真是既“惊心动魄”又“回味无穷”!

还记得在圣诞节前,南京下了一场大雪,同学们一起跑上露台,开始滚雪球、打雪仗,整个中心弥漫着一股激动、愉快的气氛。圣诞节时,同学们把整个中心装扮成一个温馨的“大客厅”,大家坐在一起,享用了中心精心准备的自助晚宴,还在学生活动室的圣诞树下交换礼物。

哦对了,还有中心人气超高的《当代中国电影与社会文化》课!在这门课的课堂上,中外同学一起合作,从选题到策划,从剧本到拍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作品。最后,四部“影院级”的作业成片在中心匡亚明报告厅进行展演,吸引了众多中心同学和老师前来捧场。

我想,中心的跨文化氛围其实就在一件件细微末节的小事之中。在这里,大家都勇于表达自己,同时也在交流和合作之中了解彼此。而这也是中心生活最具魅力之处。

跨学科(2023级安康):

跨学科是我本科时期时兴的说法,毕竟现代学术共同体很容易因为过度分散的学科划分而变得“大而不强”,有人当螺丝钉,就也要有人作桥梁。然而,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却往往会变成“说相声的里最会做饭的,厨子里最会说相声的”这类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这主要是缘于对“跨学科学生”刻意的“关照”了。然而中美中心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背景,中心课程质量高,老师也“毫不留情”地抛出该学科内的问题,权由得众人各显神通,反而尽显跨学科本色。

作为哲学系的学生,我也曾选修大量法学课程,对计算机有所涉猎,本以为跨学科未必是个难事,现实截然相反——有些跨学科课程让人如鱼得水,有些则让我举步维艰。仔细思考,大约是因为一些学科间的根本的学科范式与方法论的不同,有些冲突,有些相容。例如,我选修的经济方面课程,它的底层是统计的、逻辑的,学术风格也与英美的分析哲学相近;国际法的课程则可分为两类,一类偏重对既有的体系和判准的掌握,提升法学技能;另一类则偏重对法律原则法律问题的学理性辨析,锻炼分析能力。而无论是上述哪种,又都在基础的经验性常识上有所补足,让我获益良多。然而我想,除了尝试广泛涉猎这种“1+1+1……”的东西,更多的收获还是在于对各个学科构成的整体网络有了依旧粗浅褊狭但更进一寸的认识,这是切切实实升了维度的。

中心开设的课程本就是多学科的,也默认鼓励学生来自各个学科,在长达数十年的磨合之中,已经隐隐形成了一套更契合跨学科研究的风格。我并不敢说这是唯一或最合适的,但确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接近“跨学科学习”的体验。


中美中心独特的教育模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同文化与学科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证书班招生正在进行,欢迎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加入中美中心大家庭!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