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自1986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始终坚持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发展成为培养国际视野宽广、人文底蕴深厚、通晓不同语言和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具有厚实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平台。
本期,我们重点探索“跨语言”和“跨国界”这两个维度,揭示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中美中心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语言(2023级陈书林)
之所以将“跨语言”列在“四跨”之首,我想是因为这一特色每时每刻都体现在中美中心日常学习生活中,且语言是后三者发生的基础。作为一名本科修读了翻译专业的学生,我对“跨语言”这一特色别有一番感触。
在中心,“跨语言”的对话不仅发生在课堂、讲座等学术场合,尽管这些是一个研究生学术项目的核心场合,但只是中心丰富生活中的“冰山一角”。这类“跨语言”的对话更多地是发生在食堂、学生活动室、宿舍、庭院等更加生活化的场所,发生在日常聊天、快乐周末、节日派对等放松时刻。
特别有趣的是,你会经常看到中方学生用英文提问,国际学生用中文回答;或国际学生用中文提问,中方学生用英文回答。看似大家使用的语言总不在一个频道上,但双方其实都能听懂对话的内容,理清思路,自由交流。聊天的话题既包括学习进度、学术话题,也包括寻找各种搭子(饭搭子、摄影搭子、健身搭子等)、制定周末计划、交流假期游玩目的地、介绍各自国家和家乡的文化等。虽然中心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但实际上,学生中不乏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等语言的学习者,各种语言“齐活儿”。
来到中心的同学实际上都通过了目标语言的相应考核,但毕竟大家都不是目标语言母语者,还是需要在实践中熟能生巧。因此,尽管大家在中心使用目标语言交流时,并非都能做到语法和词汇应用上的“完美”,但大家都在努力尝试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熟练度。当一方在表达过程卡壳时,对方并不会感到不耐烦,而是会耐心等待你“检索”自己的“语言资源库”,如果实在想不出,对方还会基于你的前后文帮你想出一个合适的词语。
除了日常交流,中心的“跨语言”特色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学生之间建立了写作修改互助服务群组,大家会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的目标语言作业修改需求,等待目标语言母语者的响应和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仅限于语言质量本身,并不涉及作业内容和思路的修改,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学生们还自发组织了演讲活动,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演讲,会有目标语言母语者提供及时反馈和建议;在课堂上,教授们在解释专业概念时,除了使用该课程的目标语言讲述,也会尝试用学生的母语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大家扎实地掌握相关概念,教授们努力使用学生母语的标准发音,有时也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良机。
跨国界(2023级徐弋卓)
说到“跨国界”,我的总结就是——友谊与情感在此凝聚。 在中美中心,中方同学和国际同学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大家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作业、一起赶 ddl(截止日期)、一起娱乐,在相处之中,我也感受到了跨国界的情谊。 还记得去年,中美中心举办秋季学期第一次 happy hour(快乐时光活动),我作为 happy hour 的调酒师参与了这次活动。我的调酒搭档苏菲是一位美国同学,我们和中方外方班委一起决定酒单和采购列表、清理准备材料和反复调整配方,还进行了多次试调,互相做对方的 taster(品酒师),也给对方加油打气。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还对调酒台的生意感到忧心:“会不会没有人来,会不会酒卖不出去?”但事实证明,我们俩的担心是多余的,在 happy hour 当天我们的“酒摊子”生意爆满,非常受同学和校友的欢迎!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准备的酒几乎全部售罄,我和苏菲都非常开心,也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成就感、很有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两位2023级在读学生的亲身经历,大家从自身的故事以小见大,真实再现了中美中心的学习生活场景。正是这种独特的教育环境,培育出了能够自如穿梭于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解决国际问题的未来领袖人才。
2024年证书班招生正在进行,欢迎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加入中美中心大家庭!
文字:陈书林 徐弋卓